入秋后,不少人开始被“秋乏”缠上——明明睡够了8小时,醒来还是昏沉;工作没一会儿就浑身乏力,连抬眼皮都觉得费劲;甚至走几步路都没精神。其实,“秋乏”并非单纯的“没睡好”,从瑶医视角看,这是季节交替时,人体“盈亏平衡”被打破、“瘴气”内侵的表现。
秋季睡眠的关键在“顺应天时”: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“胆经当令”,此时入睡能让肝脏更好地代谢“浊气”,减少晨起昏沉。哪怕前一晚没睡够,也别在白天长时间补觉,最多中午眯15-20分钟,避免打乱作息。 太阳穴(在耳廓前面,前额两侧,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):经常按摩此穴不仅可以解秋乏,还能缓解头痛,但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,只要能够感觉到酸胀感即可。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,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。 百会穴(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):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脑、安神益智,按摩时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。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百会穴位,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。 南瓜:能健脾益胃,帮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。早餐煮碗南瓜小米粥,或蒸块南瓜当加餐,避免因脾胃虚弱导致的“食后犯困”。 山药:秋季干燥易伤“肺气”,山药能补肺益气,还能增强免疫力。